李蕊
摘要:宰相是国君之下辅佐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最能接触到一些重要政务,从而成为国君最信任的人,他所做的工作更像如今的秘书,因此我认为他是国君这个高级领导人的秘书,为领导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并在一些较小的问题上做决定,甚至他的权利曾高过领导,所以逐渐受到压制。
关键字:各朝代宰相 秘书工作 政策 功过
一、宰相与秘书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宰是主宰,相是辅助之,因此宰相相当于服务于国君的秘书。在商周时期,所谓宰相在家指家宰,在国指执掌国政的太宰,直至秦统一后,宰相才作为只为君主服务的“秘书”出现,《韩非子 显学》有言“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说历代辅佐皇帝,统领群僚的最高行政长官即宰相,也就是最高领导人的秘书。但宰相因威胁君主皇权权利逐渐被缩小,到明被废除。
二、各朝宰相如何做秘书
(1)李斯,葬送秦王朝的政治投机者
秦统一后,李斯因开国功劳升任宰相,自任丞相后便不遗余力的吹捧君主专制,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做足了所有秘书该做的工作,为“领导”出谋划策,但李斯并非一个老实容易满足的小秘书,在他狠心害死与自己师同荀子的韩非,使计让秦王废除逐客令就可以表现出来。李斯任丞相时所提出的立郡县废分封消灭了贵族集团,所做出的贡献表示他做好了自己身为秘书的本职工作,但这也只是为他之后的掌权做铺垫。史上多认为赵高是秦颠覆的始作俑者,却不知其实李斯才是赵高的推动者,结果导致胡亥杀扶苏、蒙恬、蒙毅,残害兄妹及亲属,赵高只是受过非人酷刑摧残而精神不健全的宦官,只是为争权夺利伺机疯狂报复社会;胡亥是个没有思考能力的花花公子,只知贪图享乐;李斯则是身居高位的政治家,他从不满足于做君主身旁的陪衬,作为秘书他更加了解领导的政务处理情况,更有机会接替领导的工作欺上瞒下,从而实现自己的野心,权倾朝野,真正凌驾于领导之上。
(2)汉秘书心态变化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刘邦如是说,建国之后刘邦排除万难任萧何为宰相,而萧何也不负众望,作为最高领导跟前的小秘书,萧何可谓是尽职尽责,亲力亲为,甚至不惜自污名以释君疑。他为领导营建长安,在面对韩信的问题上以领导的最大利益为利益,为领导出谋划策,计诛韩信,萧何的一生都在为做一名合格的秘书而努力着,临终之时他力荐曹参。曹参接任秘书一职,提倡“无为而治”,紧紧追随萧何脚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对自己的秘书工作倒是兢兢业业,一生虽无大贡献,也算是政治清明。直到汉灵帝这个有名的昏君,朝中奸臣玩弄权术只顾自己聚敛钱财,最终导致国库空虚,人民穷困潦倒,国家岌岌可危。于是年幼的汉献帝被董卓拥立上位,所以真正的掌权者变成了宰相董卓,而刘协成了真正的傀儡皇帝,国中所有政务全权交给董卓处理,董卓王允死后,曹操理所当然的当上了宰相,但曹操父子不甘屈居人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整个朝廷变成了曹操的朝廷,整个天下变成了曹操的天下,最终汉献帝被废曹丕继位,汉朝几百年的江山在刘协这一磕中彻底断送,退出了历史舞台。
(3)诸葛亮的秘书之才
诸葛亮这位蜀国丞相执掌国家军政大权,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有将相之才,刘备三顾茅庐终请诸葛亮出山,助刘备成就帝王大业,身居高位诸葛亮却始终忠心耿耿,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秘书工作。但刘备未等到霸业成就就以驾鹤西去,永安宫托孤“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也许是因为这所谓的托孤,是诸葛亮有了一定的心事。后人杜撰的空城计、借东风等将诸葛亮传的神乎其神,却不知他做为蜀国最高领导人的秘书,竟然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为战争劳民伤财,民众负担越来越重,甚至不堪重负,对人民进行严密的控制,用严刑峻法去统治,阿斗虽不如诸葛亮的才能,但却实在没有后人口中的那般无能,他也曾为了父亲的志向而努力奋斗,但是诸葛亮还是锋芒太盛,掩盖了他所有的治国才华。也正因为刘备的去世,蜀国的国家大权落到了诸葛亮手上,后期蜀国的失利几乎都是因为他自己的骄傲自大,而他与曹操、司马懿、司马昭相比,更不能算是称职的秘书了,“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虽然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最终并没有真正有益于社稷和人民,最终还将自己的国家推上了风口浪尖。
(4)唐的优秀秘书、
太宗时的房玄龄是一位真正优秀的秘书,即使在临终之时也不忘为国效力,他在临终前对自己的儿子说:“今天下无事,唯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他曾与杜如晦同朝为相,人们称之为房谋杜断,房玄龄主要出主意,杜如晦则帮忙分析定主意,魏征则是镜子的存在,不断提醒领导自己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一名政治秘书。在武则天掌权期间,狄仁杰曾举荐张柬之为相,称他“可为宰相,非司马也”,在狄仁杰的极力推荐之下,张柬之当上了宰相,但却因为一系列的原因,张柬之并没有掌握宰相应有的权利,在之后的努力中他凭借个人能力和魅力成功走上了名副其实的宰相之路,但在神龙政变之后,却被李显免去了职务,最后郁郁而终。《新唐书》中曾提到:“五王提兵诛奸臣,中兴唐室,不淹辰,天下晏然,奇谋深矣。”可见他在任时兢兢业业,做好了自己的秘书工作。
(5)宋朝的秘书工作
寇准的父亲寇湘曾在贵族府邸做秘书一类的小官,而寇准也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并且比父亲做得更好,太宗曾夸他“临时明敏”,“我得寇准,如唐太宗得魏征”,也可见其在太宗眼里的地位有多高,尤其他的刚正不阿更使他让太宗另眼相待,真宗时期凭借自身能力澶渊退敌,赢得了真宗的尊敬,王安石也在《澶州》中说“欢盟从此至今日,丞相莱公居第一”,而且他在为朝廷选人才时不讲门第,并且更喜欢出身贫寒的人才,他认为出身贫寒的人更加能够为朝廷效力,但是最后被奸人所害,含冤被贬,克死雷州。秦桧是著名的奸臣之一,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岳飞,他在任丞相期间不仅没为领导出谋划策,反而为自己不断谋私利,通敌叛国、独揽大权、贪赃枉法、制造冤案、残害忠良、兴文字狱、增加税收,也是战争中的主和派,从此间接断送了大宋王朝。
(6)丞相作为秘书的消失
《元史 百官志序》云:“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所以元朝以中书省总理各务,枢密院管兵马。中书省又设中书令典领百官,决断日常事务,由皇太子兼任,但长期虚位,为名誉上的宰相。另又设左右丞相统领六部官员,指挥百司,位列中书令之下,而中书令长期虚位,左右丞相便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可见在元朝时宰相的权力就已经适当削弱。钱穆《国史大纲》中提到:“明代是中国传统政治之再建,然而恶化了,恶化的主要原因便是在洪武废相,太宰是一个雄猜之主。”所以直到最后明太祖废相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丞相作为秘书从此在历史大道上消失了。
三、秘书的最终发展
秘书这一职业一直都存在,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近代专业秘书的出现更使秘书这个行业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