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张雨欢 谭博颖 张雪梅 陈雨
鉴于当前我校雁塔和长安校区的交流往来日益频繁,广大师生对于便捷出行方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本该作为学生群体最佳选择的校车,却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和作用。为了满足广大学生的出行要求,优化校车服务,我们于2015年6月3日至6月8日在雁塔校区通过发布网络问卷、走访部分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等方法进行了调查。
此次调查共发布调查问卷160份,其中有效问卷160份。本次受访人员中大一学生65人,大二学生75人,其他年级学生16人,教师4人。该调查涉及各个年级学生和老师,由点及面辐射到整个雁塔校区。因此,上述调查样本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我校校车的使用情况。
一、校车使用现状
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及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
1.校车数量:我校目前长安区及雁塔区共有校车8辆,其中限乘54人共4辆,限乘36人共3辆,限乘22人一辆;
2.校车票价:校车现行票价为3元/人;
3.乘车地点:雁塔校区教师在校内停车场乘坐校车,学生于杏园小区门口(华东服饰广场天桥口)乘车;
4.发车数量:周一至周五早上7:40发车数为3辆,下午5:40发车数为2辆,其他时间均发车1辆。
二、调查结果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以调查校车在学生群体中的使用情况为主要目的了解到以下内容:雁塔校区有17.5%的人经常前往新校区,29.38%的人偶尔会前往新校区,但是仅有10%的人会选择乘坐校车,其他90%的受调查者选择偶尔乘坐或不做校车,由此可知,校车在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率并不高。
三、原因分析
(一)校车票价偏高
我校校车目前收费为3元/人,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人认为票价偏高,应进行适当下调;只有极小部分的人认为现行票价合理,无需更改。另外,通过对西安其他高校学生的走访,我们得知,部分学校校车不收取任何费用(如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其他学校的票价多为1.5元/人或2元/人(如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
所以,我们认为,校车票价偏高是造成校车在学生群体中使用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校车发车时间与学生下课时间间隔太短
通过调查了解,大部分学生认为以下发车时刻需进行调整:12:10、18:30、21:15以及末班车发车时间。根据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这几个发车时间与下课时间较为接近,无法提供足够的时间前往乘车地点,末班车收车时间过早,使得很多晚上返校的同学只能选择公交车或其他交通工具。
所以,我们认为,校车发车时刻与下课时间的冲突也是造成校车在师大学生群体中使用率不高的又一原因。
(三)校车候车地点不合理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大多数学生希望能够在校内停车场候车,但仍有少部分同学选择在师大天桥附近候车。根据这一情况,经走访调查发现,选择在师大天桥附近候车的多为距其较近的教学七楼、八楼、九楼或者田家炳楼上课的师生,显然,广大学生多愿意根据自己的位置灵活选择乘车地点。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56.88%的师生认为当前教职工优先乘车的规定是合理的,21.88%和21.25%的学生对此持有不合理或者无所谓的态度。但由于“教师优先乘车”的规定,只允许学生在天桥附近候车的做法并不合理。
所以,我们认为,候车地点也是影响校车使用率的因素之一。
(四)师大路高峰期堵车现象严重
经走访,我们得知师大路在早上七点到八点、下午四点到六点两个时段堵车现象最为严重,堵车时间最长可达半个多小时,甚至有人选择中途下车。而同时在师大天桥候车的同学会因为堵车而延长他们的候车时间,有时候不得不选择其他的交通方式。
所以,我们认为,师大路的堵车现象也是造成校车使用率不高的一个原因。
四、解决措施
1.相关部门应适当下调校车的票价,使之更加符合广大师生的要求。
2.校车每天于放学期间的发车时间需在原有的基础上后调10分钟,原有中午12:10发车调至12:20;傍晚18:30发车调至18:40;晚上21:15调至21:20,晚上末班车的时间应延迟至22:10。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候车,晚上返校更加安全便捷。
3.对于候车地点,在“教师优先乘车”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在师大天桥和校内停车场两个地点之间自由选择。
4.对于师大路堵车现象,相关部门应当及时疏通,排除如路边乱停车等一切影响校车出入的因素。
五、其他建议和意见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校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对此整理总结如下:
1.适当增加发车次数
2.增加候车点
3.增加对校车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学生都可以有更多机会选择乘坐校车出行。
4.应该注意通风,清洁车内环境,提高校车的舒适度。
5.早班车应该提前。
6.允许外校学生投币上车。
7.校车司机应提高道德素养,注重服务态度。
六、总结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我校校车制度仍然存在诸多的不合理,相关规定不够成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综合考虑各方建议,对个别规则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校车在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率,使校车更好地服务于我校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