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处,全称为办理军机事务处,雍正时期设立,起初只是处理西北地区的军务,后逐渐发展为“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的中枢机构,设置时间长达一百八十余年,在清朝政务处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机构设置简单,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都是精明强干的人才,尽管名义上地位较低,但实际上职权宽广,影响着国家大事的决策。尽管军机处“名不胜古”,但是它所发挥的职能和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越其他朝代的秘书机构,作为皇权专制顶峰的工具,无论是职能、特点还是细小方面,它都具有存在的必要性,无疑是最符合君主专制意愿的秘书机构。现在从三个方面来细谈军机处为何最受君主爱护。
一、主要职掌
军机处设立之初职掌只限处理西北军务而后逐渐发展扩大为“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它的职掌范围广且明确,但却无实际决策权力,在大大减轻君主工作量的同时,又没有削弱君主实权,如此这般,又怎会不受到君主的喜爱和维护。
1.撰拟圣谕,处理文书
这是军机处最基本、最常见的职能。皇帝对重大事件下发的谕旨都要先参考军机处的撰拟,这些谕旨的撰拟必须由军机大臣亲自执笔或交由军机章京拟写,军机大臣审阅之后才能呈现皇上。另外,各方大臣上呈“请旨”的奏折都要交由军机处处理,内阁传抄后才可以归档存案。军机处作为一个秘书机构,文书处理工作是其最基本也是不可避免的工作。
2.参与议政、提出意见
军机处虽然没有决策的实权,但是参与议政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项职能 。军机处参与议政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皇帝直接将重大政务的处理交由军机大臣议复,一是在皇上召开的“廷议”上,军机大臣就国事大政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供皇上参考。无论哪种议政途径,军机大臣都需要参与进去并提出可行的计划和意见,为皇上决策提供方向。
3.备咨询,做顾问
军机处作为一个辅助决策的机构,其中一项重要职能便是时刻准备面对皇上的咨询,充当参谋角色。皇上在处理政务遇到难题时会随时询问军机大臣的意见作参考,另外,即使皇帝出巡,军机大臣也要陪伴左右,以供皇帝随时盘问、咨询。
4.推荐官员
一些高级官员的升迁以及临时机构官员的选派等都需要军机处在通过综合衡量和考察之后列出推选、候补名单供皇上参考。尽管最终的任定和选派权在皇帝手中,但军机处的推荐是客观真实的,对皇上最后的任定产生着重大影响。
以上都是军机处的主要职掌,当然军机处的职掌不仅仅是以上几点,它还会处理军事,充当钦差,参与审理重大案件等。总之,军机处不仅需要进行拟旨等文书工作,还需要处理各方面具体事务,职掌宽泛,内容繁多,扮演着上传下达的重要角色,是皇帝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机构,必然受到君主的维护。
二、特点优势
每个朝代的秘书机构都有自己的特点,军机处也不例外,但军机处和其他中央秘书机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特点便是它受到君主爱护的优势所在。将军机处的特点优势总结为三个字就是密、快、高,拥有一个保密性强、速度又快、办事效率又高同时又不影响自己权力的秘书机构,君主在省心的同时更会去好好爱护它。
1.保密性极强
《檐曝杂记》中记述道:“军机章京非特不当与外吏接,即在京部院官亦少往还。”通过限制军机处内部人员与外界的接触来加强对军机处的保密。许多君主也通过颁发谕旨来加强保密,如乾隆帝曾下诏说明:“军机处乃系机要重地,凡事具应慎全,不容宣泄。”嘉庆帝不仅颁布相应的谕旨还派督察院御史在其工作时进行监视保护。除此之外,君主还通过除特批不准任何人进入军机处值房等保护措施来维护军机处的机密性。如此种种,使得国家机要获得保密,更加强了君主的专制。
2.及时迅速,效率高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这是军机处设立的位置,接近朝廷 ,便于及时传递信息,处理政务,除优越的地理位置外,军机处还奉行“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及时迅速的处理文书,即使皇帝不在宫廷,也会快马加鞭将急事重事传达。军机处内部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且直接面见君主,没有冗杂的机构和过程,在迅速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其他方面
军机处之所以最受君主爱护,除了它自身的职能和特点优势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在这里我们通过一个明朝中央秘书机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表格对比来了解一下军机处在其他方面的优越性。
|
明朝内阁 |
清朝军机处 |
机构 |
层层划分,机构冗杂 |
设置简单,机构精简 |
人员 |
官员繁多,效率低 |
官员精干,数量少,效率高 |
官员性质 |
专职官员,易结成朋党,对皇权构成威胁 |
兼职官员,流动性强,无法结成朋党 |
权力 |
在实际决策中拥有票拟权等部分权利 |
只参与决策,无任何实权 |
上下关系 |
后期权力扩张,与皇权产生矛盾,构成一定威胁 |
完全听命、受制于皇上,是君主专权的工具 |
影响 |
后期实际上削弱了皇权,且宦官干政,扰乱朝纲 |
加强了皇权专制,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
通过与明朝内阁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军机处在精简的条件下不但很好的发挥着自身职能还有力的维护了君主专制,这就不难明白军机处自雍正以来长期存在于清朝政治,并受到君主爱护的原因了。
四、结语
军机处自设立以来,一直受到君主维护,面对御史间上奏建议议改军机处,嘉庆帝就曾明令禁止,严词拒绝。在清朝机构多次议改中,军机处一直被列为议改之外,实际上君主们看中的便是军机处“一切承旨书谕及办理各件有效密速”。归根结底,君主之所以看重并长期沿袭军机处这一中央秘书机构是因为军机处的实质便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是防止君主权力分割、大权旁落的工具,它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无论朝代如何更替,总是不可避免的出现权力矛盾的局面,而军机处在有效维护君主专权的同时又极大程度的发挥着作为秘书机构应发挥的作用,有效的规避了抵押皇权这一现象的出现。职能全面、效率高超还能规避大权旁落,全面维护自身统治,如此强大的作用,君主又有何理由议改军机处,这才是军机处长期存在且是中央秘书机构中最受君主爱护的原因[i]吧。
[i] 参考文献:刘子扬《清代的军机处》
杨剑宇《中国秘书史》
王国卿《清代军机处浅论》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